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世界最長的城堡 Die Burg Zu Burghausen 27/2/2016



世界上最長的城堡坐落在德國巴伐利亞的伯格豪森鎮(Burghasen)。豪森堡全長1043米大約從西元六至八百年開始建造。所在地伯格豪森鎮靠近薩爾斯河(Salzach,直譯鹽河),隔河相望是東鄰奧地利。


   相片左方居高臨下的城堡長約一公里,右方沿河民宅是豪森鎮舊城。鹽河分隔德奧兩國,如果站在橋中央就腳跨兩國。

  色彩繽紛的舊城市中心

  




綿延不斷的城堡,中間有城門鐵鍊橋跨越護城河


中古世紀沒冰箱,鹽是非常珍貴的保存食物必需品,有如黃金般的資源造就了稅收豐富的城市。十四、十五世紀是此城堡的全盛時期,當時豪森鎮是巴伐利亞公國第二首府。

當時歐洲皇室盛行聯婚藉姻親關係擴大邊疆鞏固權力,十五世紀初巴伐利亞公國首府蘭斯福特的海恩力荷公爵掌政,他於公元1475年與波蘭公主成親,婚禮盛況空前,擁有八千臣民的公爵邀宴包括德皇及歐洲鄰國貴族與達官顯要的一萬多賓客。花費現值約一千二百萬歐元的十天流水席。奢侈闊綽歎為觀止。公爵將豪森堡作為其夏宮安置妻眷家屬。高踞山頂的城堡共分六進;第一進是守衛士兵住所,再漸進是三大馬廄(可供養二百五十匹馬)、傢俱材料房、囚房、警局等,最後第六進才是公爵宮殿,山麓設有彈藥庫以備戰爭所須。
城堡數百年間歷盡戰爭無數,易主多次,斷瓦殘垣經過多次整修才保留今天的風貌。
堡內設有教堂,畫室,展覽館,展示中古世紀的服裝、武器、盔甲、家俱、宮庭器皿等。
獨居一角博物館規模不大收藏乏善可陳。頂層景觀台風景一覽無遺並可看到漫延長龍一般的城堡。

豪森堡地理位置偏僻,遠離德國經典旅遊路線, 因而願意繞道親睹城堡風采的遊客不多。
淒風苦雨的二月天裡,淒清寂寞的風聲似乎在敘述著幾世紀以來多少中古盔甲武士暗夜裡忍受孤寂護守城堡的辛酸....古樸建築一落一落在這長達一公里的步道延伸著。相較脂粉味濃重的新天鵝堡, 我似乎更喜歡這裡低調的樸實。

(綠草如茵的相片是網上擷取)


Main information


Picture: Aerial picture of the castle

Picture: Main castle with keep and protective wall


 

top |







   城堡觀望台下的舊城


    
   

舊城




 中庭

在博物館觀望台上看細長一路延伸的城堡


城堡內的小教堂專供王室家屬使用。

攀附在泥牆上的爬藤(樹?)光影下,似幻似真。


城堡入口的小教堂,如此的古樸優雅。


    住家(一大部分城堡如今是一般民眾的租屋)


租屋







 右方石頭是當年的武器。

  機關



畫廊陳列「晚期哥德」(Late Gothic)的繪畫與雕刻。







下面部落格有很漂亮的相片和詳細的報導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花日記

德國占了與歐洲花卉王國荷蘭隔鄰的地利之便,普遍來說這裡的花草種類繁多價格便宜。
我心知兩年以後就要回美,養花就像養動物日久生情避免不了牽掛與不捨,
所以時時告誡自己愛花的心要節制...算一算來了六星期,搬回來了7盆花, 一星期一盆倒也不過份!


 2/2016







2/2016



同一支花有白紫兩色




1/2016




1/2016 迷你仙客來




1/2016


三棵不同大小的仙客來。


                                ~每一朵花都是美好人生的開端~



一星期前線條優雅姿態柔順的鬱金香如今怒放的如此張狂不羈。



有人說 「愛美之心, 人皆有之, 愛花之意, 人各異之。」 晉陶淵明愛菊,源於隱逸之意,宋周敦頤愛蓮,蓋因唾棄濁世。

有人說「花朵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以撫慰苦難多於安樂的人生。」


                                   ~每一朵花都是美好人生的開端~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思念誰



上星期在社區大學看到一位黑髮黃皮膚的女孩, 她用眼角瞄著我欲言又止。來了將近一個月,除了中國餐館的老闆員工外, 幾乎沒見過東方人。所以我也很驚喜的開口問她"妳說中文嗎?"她搖搖頭說她是越南人,嫁給德國人兩年前搬來來這個小城,聊著聊著她眼眶泛紅的說她很想念遠方的家人,生活寂寞沒有朋友,我想到當年我也是她這種年齡時搬到美國,白天雖很孤單的窩在公寓裡看芝麻街學英文,但因大學城裡有許多同樣來自台灣的留學生, 所以週末三不五時大夥聚在一起包餃子,打橋牌看電影。倒也不覺得寂寞。
看著這個跟我兒子年齡一般的女孩落寞的神情,忍不住我伸手環住她的肩請她來家裡喝下午茶。

人生就是不斷的相聚與別離,缘聚缘散,相聚别离,结束了一段旅程,开始了另一段旅程。
拉開窗簾,又是個飄雪的日子,想起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思念誰






巫啟賢~思念誰











你知不知道 思念一個人的滋味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然後用很長很長的時間 一顆一顆流成熱淚

你知不知道 寂寞的滋味 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你知不知道 痛苦的滋味 痛苦是因為想忘記誰

你知不知道 忘記一個人的滋味 就像欣賞一種殘酷的美
然後用很小很小的聲音 告訴自己堅強面對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寂寞的滋味 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執著

I






Ecke 和  Jae Sun

同事相約去吃韓國菜。壓根兒沒期望在這小城小鎮有韓國餐館。來德前以為將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吃不到韓國菜,飛來前的週末還特地去吃了我們最愛的韓式魷魚,年糕,海鮮餅,烤肉呢!

查了地址,餐廳是在4,50分車程外的一個小鎮。在這風高月黑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裡,一路行經像魔法森林般高高低低蜿蜒小徑,感覺很詭異,上路沒多久後方車一部部高速相逼,被迫加速前進險些撞上一群驚慌四散的鹿....坐在駕駛座旁驚魂未定的我心想為這頓飯真是何苦啊!

GPS顯示到達目的地時, 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該死的德文GPS又搞烏龍!眼前這前不巴村後不著店黑麻麻的一片哪有餐廳啊!睜大眼睛才看到一間發著微光的小農舍掛著一個小招牌.....摸黑拉開門
眼前一亮,正對著門一個熊熊火光的壁爐、古色盎然的鋪蓆坑頭、灰白粗獷的圓拱樑柱,一張整根樹幹橫剖的長桌面大列列的佔據餐廳的一邊。
攤開灰黑手工紙裝訂大本菜單,最先看到的是一張黑白相片.....原來這家餐廳有一段故事...

店主是一對出生於1946年的德籍工程師先生和韓籍醫生太太。他們二十二歲那年在德國慕尼黑一個鑑賞會上相遇一見鍾情而結為夫妻。因彼此對美食的愛好終於在晚年把夢想付諸行動。1995年在德籍先生的家鄉巴伐利亞開了他們的第一家餐館...

在這個小城裡可嚐到菜色精緻道地,口味不遜於大城的韓國菜是我沒有預料到的。而更令人動容的是店主背後的愛情故事和他們飲水思源對親情和傳統文化的執著。

唯一遺憾的是當晚沒有見到店主。



 父母

猜想是韓籍太太小時候照片






樹幹橫剖桌


















餐館前身- 豬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