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愛在黎明破曉時

                                                           ~愛在黎明破曉時 ~

27/3/2016
這部電影情節就是這麼的簡單:
來自美國和法國的這對青年男女,相遇在一列開往巴黎的歐陸火車上。在漫無邊際的閒談中認識彼此,在男孩慫恿下女孩跟隨在維也納下車、在漫無目標的閑逛中度過了兩人僅有的一天一夜。
從 街頭電車到唱片行放片室,從游樂場摩天輪上的深情初吻到咖啡座上挑逗的電話對談,從運河岸邊詩人的即興詩到吉普賽女人的掌心算命,他們幾無停歇不斷地走 著、聊著、說著、笑著,男孩坦率幽默、女孩慧黠俏皮,彼此透過眼底迷離閃爍的眼神,散發出炙熱的火花想把對方燃燒至體無完膚。從偶然相遇、逐漸彼此交心瞭 解、心靈契合並進而產生感情。在這最深的夜裏,沈浸在不可得的無名感動里久久逃脫不出來。
爲了怕無法承擔未知的傷感,爲了凍結最美好的一刻, 捨得放手讓你飛的悸動牽扯住一次次的矛盾.........

I believe if there's any kind of God it wouldn't be in any of us, not you or me but just this little space in between. If there's any kind of magic in this world it must be in the attempt of understanding someone sharing something. I know,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succeed but who cares really? The answer must be in the attempt.


今天是這次維也納假期的壓軸,早上我們去了美景宮(Belvedere Palace)看克林姆 Gustav Klimt 的 The Kiss畫

晚上我們來到了這部電影的場景之一:普勒特Prater遊樂場的摩天輪。

維也納摩天輪(Wiener Riesenrad)是一個摩天輪,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第二區利奧波德城(Leopoldstadt)的普拉特遊樂場入口,是維也納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對許多人來說,這是這個區甚至全市的標誌。

維也納摩天輪是最早的摩天輪之一,1897年為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金禧慶典而興建,總高64.75米[1]

維也納摩天輪最初有30個座艙,在二戰期間嚴重受損,戰後重建,改為只有15個座艙。

維也納摩天輪是至今仍在營運的一座19世紀摩天輪,1920年,巴黎摩天輪拆除後,維也納摩天輪就成為世界最高的摩天輪。1944年在二戰期間燒毀,次年重建[2],仍然保持世界最高摩天輪的地位,直到1985年被日本筑波市超過(85米高)。

維也納摩天輪因戰後黑色電影黑獄亡魂》而出名。它還出現在1987年詹姆斯·邦德電影《黎明殺機》,馬克思·歐弗斯的《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


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歡「愛在黎明破曉時」這部電影,你該會明瞭以上那些盛名相較之下都不是那麼重要的。





                   ~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靈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