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Never leave Vienna without a kiss


27/3/2016

https://c2.staticflickr.com/4/3673/13846374593_8997ed2415_b.jpg












美術館裡禁止照相,所以以上皆為網上照片。

作 者:克林姆 Klimt Gustav

年 份:1907 - 08 年

原 作 材 質: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寸:180 x 180 cm

那年在歐洲學建築的弟弟帶回Klimt Gustav 厚厚的一本畫冊送我。  看到冊內著名的「吻」The Kiss (德語 Der Kuss,1907 - 1908 ) 一畫,那一刻心中無以名的感動如潮水般把我淹沒在無盡的金色世界里。 當下決定有一天我一定要親眼看到原作。 二十多年后,我終于如願以償來到了收藏這幅畫的維也納貝維德雷宮( Schloss Belvedere)美術館。 

貝維德雷宮分爲上下兩宮遙遙相望,中間是著名的庭園設計師希布朗特設計的法式花園。又名美景宮的貝維德雷跟美泉宮,霍夫宮并稱維也納三大宮殿。但貝宮并不是 真正的皇室宮殿。 它的主人是出生于巴黎的歐根親王。 1683年歐根加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697年被任命爲駐匈牙利奧軍總司令。 9 月率軍渡提薩(Tisza)河突襲鄂圖曼大軍贏得奧地利有史以來一個最重要的勝利。1699年簽下的卡爾若夫奇條約 ( Treat of Karlowitz ) 結束了鄂圖曼帝國與神聖同盟敵對狀態。1716-1718年歐根對土耳其一戰大捷徹底解除了土耳其對奧匈帝國的威脅。歐根身經百役是如雷貫耳的歐洲第一名 將。 1714年歐根在皇帝賜與的維也納第三區土地建造巴洛克式宮殿- 美景宮。
我喜歡美景宮的秀麗典雅,認爲它不僅不輸維也納的另兩座主宮甚至不覺得它比著名的凡爾賽宮遜色!當然, 這可能是我强烈的主觀意識,也或許是因有我喜愛的畫作加持吧!


從維也納回來已一陣子了, 但如今憶起那天駐足在巨幅( 180cm x 180cm )的Kiss 前的那一刻心情,依舊怦然悸動難以忘懷那特有沉悶的美感。
那是一幅戀人相擁的抽象寓意畫。男人背對雙手憐香惜玉輕捧女人的頭, 女人如蛇蠍美人一般陶醉繾綣攀附其身。她的臉龐完全朝向前方卻又橫放被動的接收柔情深吻,緊閉的雙眼有種深入内心迷醉滿足的神態,男人身上的裝飾是方形、矩形黑白金方塊的圖案象徵棱角分明堅毅的特質, 而女人長袍則是圓弧圖案與流動的綫條表現柔媚圓潤之美, 兩人相擁之處呈現出方圓圖案似是暗指水乳交融的深情。金色的藤蔓從雙方衣角流瀉到布滿美麗花朵的草地上,是詮釋幸福漫溢的内心境界?在這如此纏綿缱绻的夢幻世界里, 這對戀人卻跪在稍一挪動就粉身碎骨的懸崖邊上。死亡的陰影如此迫近,是克林姆對情愛的感傷和生死的矛盾嗎? 在濃艷的色彩和情欲的表現下卻又有那一絲不相稱的嚴肅與憂傷内涵?克林姆終身未娶,但死后卻至少有14個聲稱是他的私生子跳出來爭奪財產。他一生坐擁女人無數卻有一個27年不離不棄的終身伴侶。 他捨棄傳統的寓言與象徵手法公然直接表達他對性慾的畫作引起公眾如山倒海的攻擊批判。褒貶不一的評論環繞著他直到他成功的進入金色巔峰時期。他的獨一無二的畫風獲得過無數的成功也飽受過社會輿論無情的攻擊。
克林姆曾寫道:「如果你無法以行動及藝術取悅每個人,那就取悅少數人」
而他的「吻」在藝術史上深受愛戴的程度大概是他始料未及的。


當蔣勳聽見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




















左邊Adele (艾蒂兒肖像)畫作於2006年被以1億3500萬美元天價賣給Ronald Lauder。現今收藏
在紐約市新藝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